脱硫水泵安装步骤方法介绍

首页 / 泵阀技术 / 脱硫水泵安装步骤方法介绍

脱硫水泵安装步骤方法介绍

摘要:水泵找正找平后,装上地脚螺栓,螺杆应垂直,螺杆外露长度宜为螺杆直径的1/2。脚螺栓二次灌浆时,混凝土的强度应比基础高1~2级,且不低于C25;灌浆时应捣实,并不应使地脚螺栓倾斜和影响水泵机组的安装精度。

脱硫水泵现场安装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安装方法步骤有哪些,你知道吗?
一、施工条件
1、水泵安装层已通过结构验收。
2、建筑物有关轴线、标高线已画出。
3、水泵基础混凝土强度已达到70%以上。

二、基础检验
基础坐标、标高、尺寸、预留孔洞应符合设计要求。基础表面平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备安装要求。
1、水泵基础的平面尺寸,无隔振安装时应较水泵机组底座四周各宽出100~150mm;有隔振安装时应较水泵隔振基座四周各宽出150mm。基础顶部标高,无隔振安装时应高出泵房地面完成面100mm以上,有隔振安装时高出泵房地面完成面50mm以上,且不得形成积水。基础外围周边设有排水设施,便于维修时泄水或排除事故漏水。
2、水泵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放置垫铁部位表面应凿平。

三、水泵安装就位
将水泵放置在基础上,用垫铁将水泵找正找平。水泵安装后同一组垫铁应点焊在一起,以免受力时松动。
1、水泵无隔振安装。
水泵找正找平后,装上地脚螺栓,螺杆应垂直,螺杆外露长度宜为螺杆直径的1/2。脚螺栓二次灌浆时,混凝土的强度应比基础高1~2级,且不低于C25;灌浆时应捣实,并不应使地脚螺栓倾斜和影响水泵机组的安装精度。
2、水泵隔振安装。
①卧式水泵隔振安装
卧式水泵机组的隔振措施是在钢筋混凝土基座或型钢基座下安装橡胶减振器(垫)或弹簧减震器。
②立式水泵隔振安装
立式水泵机组的隔振措施是在水泵机组底座或钢垫板下安装橡胶减振器(垫)。
③水泵机组底座和减振基座或钢垫板之间采用刚性联接。
④减振垫或减振器的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个基座下的减振器(垫)应采用同一生产厂的同一型号产品。
⑤水泵机组在安装减振器(垫)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止水泵机组倾斜的措施。当水泵机组减振器(垫)安装后,在安装水泵机组进出水管道、配件及附件时,亦必须采取防止水泵机组倾斜的措施,以确保安全施工。
3、大型水泵现场组装
大型水泵的水泵与电机分离需在现场组装时,注意事项如下:
①在混凝土基础上按照设计图纸制作型钢支架,并用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上,进行粗水平。
②水泵与电机就位。
就位前电机如需做抽芯检查,应保证不磕碰电机转子和定子绕组的漆包线皮。检查定子槽内有无异物;测试转子与定子间隙是否均匀,有无扫腰现象;电机轴承是否完好。更换润滑油。
水泵如需清洗,需解体进行。当采用轴瓦形式时,需检测轴瓦间隙,避免出现过松或抱轴现象。
水泵和电机的联轴器用键与轴固定,要求安装平正。可采用角尺或水平尺测量。一切就绪即可就位。

四、检测与调整
用水平仪和线坠在对水泵进出口法兰和底座加工面上进行测量与调整,对水泵进行精安 装,整体安装的水泵,卧式泵体水平度不应大于0.1/1000,立式泵体垂直度不应大于0.1/1000。
水泵与电机采用联轴器连接时,用百分表、塞尺等在联轴器的轴向和径向进行测量和调整,联轴器轴向倾斜不应大于0.8/1000,径向位移不应大于0.1mm。
调整水泵与电机同心度时,应松开联轴器上的螺栓、水泵与电机和底座连接的螺栓,采用不同厚度的簿钢板或簿铜皮来调整角位移和径向位移。微微撬起电机或水泵的某一需调整的一角,将剪成形状的簿钢板或簿铜皮垫在螺栓处。当检测合格后,拧紧原松开的螺栓即可。
1、润滑与加油
检查水泵的油杯并加油,盘动联轴器,水泵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
2、试运转
打开进水阀门、水泵排气阀,使水泵灌满水,将水泵出水管上阀门关闭。先点动水泵,检查有无异常、电动机的转向是否符合泵的转向要求。然后启动水泵,慢慢打开出水管上阀门,检查水泵运转情况、电机及轴承温升、压力表和真空表的指针数值、管道连接情况,应正常并符合设计要求。

标签:脱硫水泵

相关文章

磁力泵的管道安装要求

在给泵配置管道时切勿用力将管道强制施入就位安装。如果这样配置管道将会给磁力泵带来应力时空,并造成泵和电动机间的偏差。管道应力也会给磁力泵的可靠性带来不利影响。

循环泵机械密封

热水循环泵输送的介质为高温高压饱和水,这种苛刻的工作环境极易造成泵抽空。当泵抽空时,泵体产生剧烈的振动和噪音,并导致密封出现不稳定的工作状态,此时密封失效泄漏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液下泵震动如何有效解决

一种是加装弹簧隔振器,其造价较低,由于其裸露于外部,可以随时观察,以维修,第二种是橡胶隔振器的使用,但是减震性能和弹簧相比要弱一些一般使用后都可以减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震动噪音。

真空泵设备行业发展

真空设备行业乃至整个机械工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高素质开拓型的技术人员,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管理*的白领阶层,都显得匾乏和捉襟见肘。